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8日电 (喇小飞)近日,随着中国新疆第十五届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在赛里木湖畔结束最后一个赛段的争夺顺利收官,标志着新疆两大“双环”品牌体育赛事落下帷幕。
多年来在新疆举办的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性赛事,备受国内外参赛者及媒体的关注,赛事影响力逐年提升。作为新疆“体育+旅游”融合代表,大赛事领衔的各类体育赛事及活动,拉动了赛事承办地的旅游和消费,成为助推新疆文旅发展的“新燃点”。
SS1温宿赛段发车点,比赛吸引大批民众及游客围观。 喇小飞 摄
丰富独特的文旅资源成为赛事载体
近年来,随着人们追求新型旅游体验,“体育+旅游”的文旅新业态热度逐渐攀升。结合当地优势文旅资源打造的各类体育赛事及活动层出不穷,既丰富了文旅内容,又能延伸文旅产业链,带动当地景区及民众增加旅游收入。
6月初,2023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在新疆和田大漠胡杨景区顺利收官,一位南非车手告诉中新网记者:“我之前从来没有来过新疆,最喜欢的肯定是沙漠,最后一个赛段的雪山也很漂亮,我甚至想停下来拍个照。”他表示希望明年还有机会继续来新疆参加环塔拉力赛,体验其他不同的景色。
2023年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选手参加场地适应性训练。 克拉玛依市市委宣传部供图
总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的新疆,拥有奇特多姿的地质地貌、举世罕见的自然奇观,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旅资源优势。在全国68种旅游资源中,新疆就有56种,沙漠、峡谷、草原、大湖等为诸如拉力赛、自行车赛、马拉松、徒步等各类体育赛事及活动提供了坚实的赛事举办基础。
新疆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徐锐军说:“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是新疆‘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特色名片。希望以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等品牌赛事活动为抓手,用好新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下功夫打造体育旅游特色新业态,培育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体旅融合凸显发展集聚效应
随着裁判倒数至一,动力十足的越野车如离弦之箭般蹿了出去,引起观众一阵惊呼。记者在2023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SS1温宿大峡谷赛段发车点看到,新奇的赛事不仅吸引了众多民众围观,发车点还形成了一个热闹十足的“赛车巴扎”,各色美食香气四溢,招徕吆喝声此起彼伏。
摊主艾山江·艾尼瓦尔手上不停转动烤肉:“听说这里要办一个赛车活动,政府在这边划定好了范围,我们特地过来摆个摊位。这两天收入很好。”
如此场景,仅是本届环塔拉力赛延伸文旅产业链、带动民众增收的一个缩影。在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等赛事举办地,当地文旅部门借助赛事,以景区和项目为抓手,组织了精彩纷呈的各类活动,为各族民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和“文体大餐”。
据2023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官方数据显示,5月19日至5月23日赛事途径阿克苏地区期间,阿克苏地区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日均带动消费5000万元以上,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5月26日至6月1日途径和田地区期间,和田地区累计接待游客4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4亿元。
拓宽思路打造文旅发展“新燃点”
“环塔拉力赛有力推动了阿克苏地区在‘体育+旅游’产业上的融合与创新,也为阿克苏地区打造新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基地提供宝贵经验。随着‘体旅融合’的发展和升级,越来越多的地方将会打造具有体育旅游特色的品牌,成为助推文旅发展的新动力。”阿克苏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地区文旅局党组书记骆娟说。
品牌赛事的举办对于推动旅游发展效应明显,“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也拓宽了新疆各地州市及各大旅游景区的发展思路。
5月,伊犁州特克斯县在喀拉峻景区举办极限高空扁带赛,将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引入景区,在传统的游山玩水式旅游外,为游客提供了新型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6月4日至9日,2023年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首次在克拉玛依市举办,吸引全国“箭客”扎堆“油城”。当地不少民众有射箭的传统,多年来已成为特色旅游体验项目,游客参与积极性很高。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阿合买提·巴拉提说:“射箭比赛在克拉玛依市的举办,将推动传统射箭文化进一步发展,对挖掘新疆本地体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推动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
中新网南京6月28日电(记者 申冉)“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南京将为大家打造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28日,第十五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下文简称“南京留交会”)正式开幕。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向海内外留学人员发出热情邀请,“用广纳贤才的满满诚意,让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和创新创业首选地。”
自2008年设立以来,南京留交会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五届。15年来,这块南京的吸引人才“金字招牌”已累计引进海内外人才7500多人,促成2600多个项目落地。南京留交会正在成为立足南京、面向海内外、服务长三角区域的国际化引才交流对接平台。
韩立明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南京正在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积极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奋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引领者。“南京将为大家打造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南京将为大家推出更加完备的集成政策;南京将为大家提供贴心周到的优质服务;南京将为大家营造宜居宜业的创新生态。”
南京留交会正在成为立足南京、面向海内外、服务长三角区域的国际化引才交流对接平台。 南京留交会主办方供图
本届南京留交会围绕“筑高水平人才平台促高质量创新发展”主题,分7个板块,组织了26场招才引才对接活动,为人才和城市的“双向奔赴”提供平台。
“大会共邀请了68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参会,计划可提供300多个博士后和800多个博士岗位招聘需求。还有70余家优秀企业推出近300个高薪岗位,其中年薪30万元以上的岗位有近200个,年薪50万元以上的岗位有近70个。”南京留交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南京新增留学回国人员居江苏省内前列,在2023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南京列第6位,人才回流态势已初步形成。”
深圳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雨钝参加了本届留交会分会“南京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联盟首届联席会议”,他表示,“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都是极其吸引创业人才落户的中国经济引擎,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通过留交会平台,让两个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得到很好的交流和更多合作机遇,得以共同提升两地对全球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在会上获得“南京市高成长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称号的轸谷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其董事长韩志刚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国外留学创业多年,看到国内对人才的求贤若渴,早就想回国发展。“南京的科创产业集群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富,高校人才云集,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也大,是科创型企业落地生根发展的好选择。”
“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南京都市圈城市具有独特区位优势。通过留交会平台,南京可进一步聚焦城市创新型产业体系发展,以会、展、赛等多种方式,精准引聚人才。”南京市人社局一级调研员马书婷表示,“留交会将继续致力于促成海内外创新资源在长三角区域间的落地转化、交融互动,形成协同配合的整体优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