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平8月22日电 (张丽君 魏伟)福建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至今保留闽越崇蛇民俗活动,农历七月初七是当地“赛蛇神”的日子。22日,崇蛇文化旅游节巡游如期登场。
迎蛇队伍从樟湖镇蛇王庙出发,鼓乐开道,送迎蛇王(张公、肖公、连公)舆驾。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沿街行走,各家各户门扉洞开,视蛇为吉神加以迎接。游蛇队伍绕镇里每条路走一遍,将福愿送达家家户户。游归蛇王庙后,人们将蛇送到闽江放生。
樟湖镇崇蛇活动巡游进行中。魏伟 摄
樟湖镇崇蛇习俗是上古闽越人蛇崇拜的“活化石”,也是福建民间动物神灵信仰的典型代表。作为至今全省乃至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崇蛇活动,已被福建省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游客与蛇互动。魏伟 摄
表演者与蛇互动。魏伟 摄
在樟湖,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以崇蛇文化载体——蛇王庙为中心,举办盛况空前的游蛇灯、赛蛇神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特别是七月初七,那古色古香的庙宇吸引上万观光旅游者前来,共同体验闽越遗风。
蛇王庙前热闹非凡。魏伟 摄
在南平,素有“武不过樟湖”的说法。爱拼的樟湖人近年来还通过参加各种龙舟赛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将“樟湖龙舟”打造成了一张新“名片”。本次崇蛇文化旅游节还上演了龙舟赛事。(完)
中新网青海德令哈8月22日电 (李隽)“此次会议旨在共商镁资源利用良策、共绘镁产业发展蓝图,充分对接需求,深挖合作潜力,打造镁产业发展‘升级版’。必将有力促进海西的产业资源优势与学术机构、领军企业的科技人才优势深度融合,为海西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22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乔亚群在致辞时说。
图为第二届全国镁资源利用学术会议现场。李隽 摄
当日,第二届全国镁资源利用学术会议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召开。来自国内近30所大学、多家科研院所、全国菱镁行业的专家学者和商界代表参会,共商镁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镁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菱镁矿查明资源储量35亿吨,占世界的25%。青海盐湖已探明镁资源储量达40多亿吨,约占全国储量75%,占全球储量40%。
图为与会专家认真聆听主旨发言。李隽 摄
中国菱镁行业协会会长吕泽群介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镁资源生产国、供应国和消费国,镁基制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通讯、建筑装饰、耐火材料、化工等领域。作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和战略性新材料,镁基材料的应用领域正持续拓宽,已成为生产应用增长速度最快的材料之一。
“推动镁资源综合开发和高值利用,技术创新是第一动力。充分调动和有效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产学研’力量,加快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合作研发平台,突破镁资源多元化发展核心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加快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吕泽群说。
图为2023年度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现场。李隽 摄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吴志坚表示,新时期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要,为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该所围绕盐湖镁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研究制造高端的氢化镁阻燃剂、食品级氯化镁、特色的镁建材等。
让“镁废”为“镁宝”,地处中国“聚宝盆”的青海省海西州积极推进镁资源提取和生产技术攻关,实施了金属镁一体化、高纯氢氧化镁等一批项目,形成了10万吨金属镁、5.6万吨镁合金、17万吨氢氧化镁、13.5万吨氧化镁、4万吨电熔镁砂、5万吨烧结镁砂、2万吨镁基环境修复材料等镁系列产品,建成了中国重要的镁系材料生产基地。
“紧盯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镁资源高值化、多元化利用,不断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水平,倾力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乔亚群说。(完)